“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清洁空气 携手共治(5)

2016-07-21 13:53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持人(聂一菁):这个“P在囧途”的短片我也欣赏过,在咱们京环之声的公众微信号上,我觉得做得特别好,非常形象生动,很受年轻人欢迎。而且一目了然,对于PM2.5的成因,如何防治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我们也很关心,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怎么样?

lhf20160721010

陈添:2015年,应该说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在治理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业污染以及扬尘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同努力,共同治污减排。今年上半年,大家关心的PM2.5平均浓度是64微克,同比下降了17.9%。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累计浓度分别为88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和4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9.3%、27.8%和12.0%。

主持人(聂一菁):成绩不错。

陈添:这个数据还是不错的,上半年的PM2.5浓度比2015年同比下降17.9%。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每年下半年,往往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尤其是秋冬季节要面临静稳天气频繁、供暖季的压力,所以治理大气污染一刻都不能放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定要按照既定的任务目标坚定的走下去,才能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主持人(曹宇):除了PM2.5的污染之外,大家现在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了,大家也非常关注臭氧污染,究竟什么是臭氧污染,我们也通过一段小片了解一下。

主持人(曹宇):我们有没有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像PM2.5的防护我们可以戴N95的口罩,那对于臭氧的防护,我们能戴口罩吗?

陈添:像口罩是不管用的,但是大家也别有太大的恐慌,因为臭氧有生存的条件。比如说日照比较强,都是在白天一段时间内产生,所以大家在室内基本上都没有这种影响,所以也请大家放心。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怎样来注意避免臭氧的生成?

陈添:臭氧的生成,主要是从它产生的物质来入手,也就是它的前提物质是来自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这两类污染物。所以减少臭氧生产,就要减少这两种前体物。目前来看,氮氧化物更多的是来自于燃烧,所以燃煤要控制,燃油也得控制,机动车排放也得控制。特别是机动车,它既产生氮氧化物又产生VOC,两个前体物都产生,所以是治理、减排的重点。

主持人(聂一菁):听您这一说,我很有感触,因为我经常参加环保局的活动。我特别有体会,保护环境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来下大力气抓这个事,同时也需要社会参与,每一个社会公众群策群力,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因为如果我们个人不注意环保的话,其实我们的很多社会生产、生活行为是会造成污染的。那具体有哪些行为会造成污染,我们来了解一下。

责任编辑:林海峰(QV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