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为什么开头和您聊跑步,有时候公益和跑步很像,不像今天跑了明天就不跑了,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您从什么时候把注意力关注到公益方面?
于立荣:我是2007年到今年正好九年了。怎么想起来做公益呢?是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创业的动机有两点,第一,创造财富,当时就想要挣钱,为什么想去挣钱呢?我从小长大,也算是有一定小坎坷的过程。我两岁的时候,当时家里比较困难,糖不能随便给你吃,给你吃几颗再藏起来,爸爸妈妈把糖藏起来。我找糖找不着,就把我爸爸治腿疼的糖衣片吃了一瓶,就送到医院抢救。抢救过来之后,父母很难受,很愧疚地说,就说这是穷惹得祸,说我们以后得有出息,得挣钱,糖都吃不起,命差点都没了。后来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体育,喜欢体育那个时候在学校里长跑,学校里没有草场、人造草、塑胶跑道,就是水泥沙子石子的操场,一到开运动会,学生和老师一起干活,请不起工人。我们在去修操场的时候,我在大卡车上往下卸沙子,摔下来了,腰肩盘突出,当时说要做一个大手术。这种情况下,我当时就想,如果当时学校有钱就可以请工人干,如果学校有钱就可以铺塑胶的,用不着让十几岁的花季少女干这个事,把我摔伤了。当时我就想去考体校,就没有考。当体育老师从事体育的梦就破灭了。毕业之后我就想我要挣钱,要自己当老板,要给学校建操场。所以就创业。
说到创业,开始创业的时候,家里人很不认同,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他们说你在家里最小,我排行老六,一个小姑娘20来岁就去折腾,你能挣到钱吗?你没钱,没资源,没朋友,也没经验,你看得懂财务报表吗,你会签合同吗?当时我就想我能吃苦,这能干。就这样家里特别不认同,当年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是我第一年创业最苦的时候,合伙人分手,做了项目钱要不来,还上当受骗人家把我钱的和东西都拉跑了。最苦的时候,母亲当年去世了,没有赶上很愧疚。回到家里的时候,兄弟姐妹就开始埋怨我,说父母再不忍心,你作为一个女儿20岁,也没有给爸爸妈妈洗过脚,洗过头,也没有做过饭,洗过衣服,数落我。当时很痛苦,家里人全都劝我放弃,说我干不了,挣不到钱,回来吧。五天嗓子就哑了。最后,临走的时候,我爸就说,我爸说:“你从小的命,你认准的事就想去干,那你就去吧,我支持你,我想你缺钱了,我这是留给你结婚的钱,你拿走先应急剂用,你有本事,就证明给我们看,你好好干。你干好事,有用的事,你有本事就挣点钱帮助家里人,帮助别人,帮帮穷人,那你就去吧。”当时我很苦,我妈妈火葬之后就跟父亲告别,回到北京开始创业。创业的动机就是挣钱,想证明给家里人看,我一定能行。那时候很苦,车一天跑一箱油,一年跑15万公里,一夜一夜不睡觉,加班开会,所有的文件都自己做,很辛苦。
到了2006年、2007年就挣钱了,钱也不会花了,来了很多员工也不会管了,觉得我终于挣到钱了,可以享受了,可以买好车,好房子,买奢侈品。这个时候父亲跟我说:“你记得你小时候苦的时候,你看看咱们家的那个院子里还有很多小孩上不起学,卖菜的老太太小孙子上不起学,就跟在后面,把孩子一生都耽误了。如果你真正赚到钱了,够吃够喝,够自己用,就去帮助别人。”我觉得父亲对我影响特别大,他说的话我马上进入思考,我说好吧,我就去选一个项目做。当时第一点就是听爸爸的话,他让我做好事,帮助别人,我就找一个小学去帮帮。这样我就在平谷金海湖一小学去资助一个学校。当时我到学校一看,比我上学还破,北京这么近的郊区,地也是石子,小孩还在拿布包你打我,我打你,也没有操场,课桌都掉角了,很破。
主持人:当时心里肯定不落忍了。
于立荣:很难受。我说我来资助一下,我找了几个朋友,他们都很高兴,很愿意帮我干,他们给学校刷墙,给学校换桌椅,给学校换电脑,又给学校捐钱,大概合了有80多万,还有好多书画家捐字捐画,卖出去给他们捐钱。孩子高兴拉着我说:“于阿姨,于阿姨,谢谢你!”这一刻突然感觉回到小的时候,我好想突然觉得我比挣钱更快乐的事,有人认同你了,跟你说谢谢你,感谢你。当时回来就跟员工开会,我们是不是每年考虑拿出利润的5%做公益。我几个股东和几个主要管理人员一听说好,于总我们要定一个方向,要选几个好的项目,我们要认真研究怎么做,要有责任心,负责任把它做好,不是激情一来就把钱拿出去。而且公益要传承,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出去。这样从2007年开始决定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