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案“通缉画像”如何绘就:刑侦专家揭秘鲜为人知细节(5)

2016-09-09 10:3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多次沟通 排除干扰提取真实信息

  面对三名目击者或带有主观色彩,或不完全一致的描述,张欣并没有急于开始画像,而是不断地与目击者进行沟通,他需要通过聊天排除干扰,获得他真正想要的信息。

  张欣:因为案件重大,你不得不对每一个人描述进行疏理,提取他们有用的部分。所以我基本上是按照他们,所描述的身高、体态、大致的脸形进行绘画的。

  我们说不同的脸形,不同的胖瘦跟这个人的五官是有关联的。胖人长不出个瘦鼻子,瘦人也不可能长出一个胖鼻子。窄窄的眉框骨不可能长出一个大眼睛,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科学的关联,科学的规律去办,去伪存真,通过她描述的这些胖、瘦具体的脸形,宽窄来判断她哪些描述是可信的,哪些描述是主观的。

  三张模拟画像成为最直接线索

  经过了三天的紧张工作,张欣根据三名目击者的描述分别画了三幅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对于张欣而言这一次的画像也许是数百次的画像里最没有把握的一次。

  张欣:最后画出来的效果三张画像,让他们统一进行辨认,就是说这个女孩描述的,跟我们描述的差不多也只能是,只能是当时给我打了个分,只能是六七分像。可能我说七分可能还到不了,因为毕竟这么长时间了。

  尽管只有六七成把握,但对于白银警方而言这三张模拟画像仍旧是当时有关犯罪嫌疑人最为直接的线索。

  张欣:在没有在其他的这种对对象刻划的参考物的情况下,这三张都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向社会公布的话,可能会对办案人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对他们的布置,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三张画像只能在具体办案当中作为参考。只要符合这三个人某一个特征的,都要重点进行取证、采集。

  接下来的几年中警方在白银开展的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对白银市数十万的男性进行了排查筛选工作,这样的办案量在我国刑侦史上都极为罕见。

  张欣:我们的侦察员,面对的是一个不特定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所有参战的民警,面对的将是白银所有的男性。这个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责任编辑:央倩(QV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