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秘境(第一集) 倾听地球故事

2019-05-13 14:39

打印 放大 缩小



QQ截图20190513145552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北京工美集团冠名播出的《这里是北京》。地质遗迹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它包括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古人类遗址、地质灾害遗迹等等,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保护下来既可以供人们科普研究,也可以通过适度开发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变成惠及民生的“金山银山”,不过,这一切工作都得从摸清一座地质宝库的“家底儿”开始。

    北京西山地区地处太行山余脉,这里是我国地质工作最早开始的地方,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这里的地质地貌是华北地壳运动和演化历史的缩影,距今18亿到8亿年,北京地区下沉成为一片汪洋,到了距今8亿至5.4亿年,海洋退去,陆地重现,这些地质变迁在现在的西山地区都能找到痕迹。

【采访】看看今天运气好不好,这块是属于颗粒比较粗的,不利于植物化石的形成,有时候敲一天也敲不出来一个像样的。

    从2017年8月开始,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开始了对门头沟地区近百个地质遗迹点全面系统的调查,今天,南赟总工程师带队来考察一个化石点。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南赟

这个地层层位是侏罗纪时代的,蕨类植物比较繁盛的一个时期,这个地区当时应该是湖泊或者是沼泽,植物的碎片或者是枝干落到沼泽或者湖里头以后呢,通过常年的沉积,泥沙的掩埋,就形成了这种化石,大河里肯定不可能形成化石,你扔一个树枝进去漂走了。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气候变迁的秘密,因为动植物的生长分布是受当时的气候和环境影响的,比如见到深浅叠加的藻类化石,就知道它一定生活在风平浪静的海洋中,如果挖掘到猛犸化石,就可以断定当时的环境非常寒冷。经过几个小时的寻找,虽然也发现了一些植物茎的化石,但是地研所的工作人员却并不满意。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南赟

鉴定种属还主要是靠它的叶子,从这个茎和干基本上不太好识别。

    地质资源普查的工作总是既有失落,又伴随着惊喜,从门头沟普查项目开始后的这大半年里,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几乎跑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基本摸清了门头沟地区的地质资源情况,涵盖了基础地质类、地貌景观类、地质灾害类这三个大类中的12个亚类,24个小类,类型非常全面。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工程师 贺瑾瑞

这是目前别说在国内了,在全球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一个地震遗迹,时间大概是14.5亿年。在喷的时候石灰浆慢慢的溢流、蠕动,一圈一圈扩大,然后就形成这么一个(古地震遗迹)。这是一个结核,就是一个砾石,沉积里边含砾岩(砾石)还是挺难得的,就佐证了这就是一个古地震遗迹。理论上应该这个东西不只一个,应该一出现就是一排,地震遗迹形成的时候好形成,但是能保存下来,还能被揭露出来,让大家能看见,这非常非常难。

在地球46亿年的生命里,曾经经历了许多重大和复杂的变化,而这些历史的痕迹都很好地被记录在地层里,专家把地层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在北京的西山地区,这些地球的书页以各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在丁家滩,我们就看到了八亿年前的地球痕迹。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南赟

这条线的下边呢,是元古代的晚期的地层,它的地质时代大概是在八亿年左右,上边是寒武纪早期的地层,(地质时代)应该是在五亿多年,这在地质历史事件上叫不整合接触。

    虽然只是一条岩石间的线,却跨越了两亿多年的时间。线下面的元古代时,北京还是一片海洋,到了元古代晚期,地壳构造活动加剧,我们生活的北京地区抬升变成了陆地,但到了距今五亿年前的寒武纪,海平面重新上升,北京地区又变成了海洋。沧海变桑田的变化刻印在地层上,就形成了这种相隔两亿年的岩石间的不整合接触。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南赟

这个地方正好山坡修公路,切出这么一个剖面来,作为寒武纪的一个典型的层形剖面,

在这儿(长度)大概有将近两公里。对于公众来说,就是可以(直观的)了解这个地质历史时期上,这个地层的变化,以及在海洋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地层是什么样的特征。

南总工程师告诉我们,不同的环境下,碳酸钙沉积形成不同形态的灰岩,呈现出各种有趣的样子。馒头组的砂页岩因为在沉积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所以形成了这种鲜艳的紫红色;张夏组的鲕粒灰岩,就像是长在石头里的鱼子,看上去就是无数的小坑洞。炒米店组的风暴岩,则呈现出竹叶状胶结。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南赟

看这个像竹叶一样的,就是这个岩石暴露在空气中以后,然后它风化,把原来的母岩打碎了。潮水再上来,再重新沉积,就把那个碎的东西沉积在里头了,所以这个叫风暴岩,也叫砾屑灰岩。

    沿着山体一路向南,整个寒武纪地层的变化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采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南赟

到这儿呢寒武纪的地层就结束了,那看到的巨厚层的灰岩,就是奥陶纪的地层,走过了地质历史之乡的一个纪,我们跨越了一个寒武纪。我们做的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看看哪些遗迹资源呢需要加强保护,哪些有科普价值、有观赏价值的,符合开发条件的,将来进一步开展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除了地层剖面,在西山地区的地球历史讲述者还有很多,岩溶地貌环境下独特的峰丛峡谷,被流水侵蚀形成的一个个地下溶洞,为了让人们了解这里地质演化的历史,2006年9月,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被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大家庭的一员,涵盖周口店园区、石花洞园区、上方山云居寺园区等八大园区,通过地质公园这种形式,不仅地质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也能更好地去认识资源,倾听地球故事。

 

【主持人】地质公园是地球演变的实物档案,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地质公园计划,目前,我国已经有世界地质公园37个,占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的26.4%,是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在地质公园涵盖的地质遗迹资源里,古人类遗址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在咱们的西山地区,除了大名鼎鼎的周口店之外还有一处古人类遗存,它的出现填补了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采访】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 杨艳

2016年我到村里面挂职第一书记的第二天,我在进行整个的村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排查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发现了第七具东胡林人遗骸。现在我脚底下这黑色纱布就是遗骸的埋藏位置,这个地方当时已经是破损非常严重了,所以我们在请示镇里面,包括区文物部门之后,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派请专家到这里来,进行了一个抢救性的发掘,一部分的遗骸已经由北京市文研所取走了,现在在脚底下的马兰黄土里边,我们还埋藏了人类的剩余的一些脊椎骨、肋骨,包括一些腿骨等等。

    杨艳所在的门头沟斋堂镇东胡林村,是东胡林人遗址的所在地,东胡林人遗骸的首次发现是在1966年,北京大学地理系学生郝守刚在这里担土造田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土里的三具尸骨。

【采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东胡林人”发现者 郝守刚

1966年,当时这儿是个黄土断面。当时我作为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在这儿发现的一二三号人,最完整的是东胡林的那个少女,一号人。整个的东胡林的遗址的发现、发掘,前后跨度五十年,在这个过程里还发现、发掘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发现了灶坑、发现了灰坑、发现了石器、发现了棒器,(体现了)东胡林的文化,比如说她穿在脖子上的紫游螺项链,表现了东胡林人的审美意识。

    经过专家的鉴定和科技手段的测定,东胡林人生活在距今9500年到11000年左右的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采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东胡林人”发现者 郝守刚

北京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历史古都,最独具特色之处在于,还有辉煌的史前人类文明。我们有中国(北京)猿人、有山顶洞人、有田园洞人,这都是晚更新世属于旧石器时期。那么新石器时期的,全新世早期的东胡林人,恰恰就填补了从史前人类到现在人类的,中间的这个节点,一个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在考古界一般认为,人类的早期农业生产在一万年前左右,可是古人类为什么会改变狩猎、采集的生活习惯,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呢?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这个阶段发现的遗址、遗迹非常少。

【采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东胡林人”发现者 郝守刚

在这个地方发现了最早的粟和黍,最早的小米,就是一万年左右,得出的结论呢就是在东胡林这个地方,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的这么一个初始的阶段,对于旧石器到新石器的过渡,核心是农业的起源,而农作的起源也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起源。

站在东胡林人遗址的地台上,能够看到古人选择生活场景的智慧。

【采访】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 杨艳

东胡林人遗址,地理位置正好是位于清水河畔的三级阶地,实际上它是背山面水,所以这个地方环境非常好,而且这个地方阳光比较充足。根据这个遗址的一个发掘也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植物是非常丰富的。

    从距今数十万年的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东胡林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发展链条,为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古病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东亚古人类及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东胡林人遗址正处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作为古人类遗存这里将会建成遗址公园,一方面还原挖掘现场,一方面建设展陈博物馆,展出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以遗址公园项目带动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翻看北京地区地史的演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可以欣赏和触摸的地质遗迹,还馈赠了支撑城市建设的能源。北京有句老话,叫“烧不尽的西山煤”,丰富的煤炭资源沉积,让北京西山地区成为中国著名的煤炭矿区。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煤炭产业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当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必须严守生态红线,根据新的首都功能定位,资源枯竭型的煤炭矿区开始向生态涵养发展区绿色转型。

    京西煤田主要分布于门头沟和房山,在北京界内,东起万寿山,西至北京市西边界,北起斋堂,南到周口店,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煤田面积为1019平方公里。位于房山区的史家营乡,曾是北京煤炭产量最大的乡镇,张进宝老人曾经是北京市曹卫煤矿的负责人。

【采访】产业转型带头人 张进宝

我们开煤矿时代,史家营地区以煤炭资源为经济支柱,供周边河北省八个县区,还有我们北京市生活用煤,包括取暖、工业用煤、灰厂、水泥厂、发电厂,都是靠我们这地区的煤炭。

产煤为当地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牺牲的却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老人告诉我们,因为每天路上都是爆土扬烟,村里人从来不穿白色衣服。

【采访】房山史家营乡曹家坊村村民 宋恩友(74岁)

那树叶子上啊,那手一摸,手完全是黑的。走路的时候那尘土(大到)连一里地也走不了,连那袜子、连那脚全都是黑的。

随着西部生态涵养区建设陆续展开,从2005年开始,房山区痛下决心,陆续关停当地的煤矿、石矿、砂场,2010年,关闭了所有的小煤矿。根据新的首都功能定位,北京市将按照“产量逐年递减,矿井逐步停产,分步疏解退出”的原则,到2020年,实现煤矿全部退出的目标,彻底告别始于元代的近800年采煤史。曾经的“煤老板”张进宝,打算带着乡亲们换一个生计,打造一个生态景区,而首先要做的是把这两千亩的原产煤区彻底换个模样。

【采访】产业转型带头人 张进宝

过去全是煤矿,剩的全是黑煤矸石、石渣,你种了(树)它也活不了。我们这都是从外边调的土,一共是调了七万多吨(土)。先把坑育好了之后,再把土覆上,再栽树、浇水。这一棵树(需要的土)得达到七八百斤,(矿山)修复区种了十万余株树,还有不同的花草。

    看着栽下的一棵棵树苗终于成活,绿色慢慢覆盖了山坡,村里的老人们打心里高兴。

【采访】房山史家营乡曹家坊村村民 宋恩友(74岁)

我们村干净了,利落了,从我做老人的来讲这就愿意。

虽然不再产煤了,但是以前的矿口还被保留了下来,这里正在建设矿业遗迹展示区,为游人讲述史家营曾经的历史。以前,史家营人以煤资源起家,现在他们靠煤资源转型。

【采访】游客

本来预期呢可能一个上午我们就想回去了,来到这里之后我们都觉得很舒服。

北京这么高温气温下,我们还能看到冰川瀑布,这里头能给你一个最清新的感觉。

    近年来,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针对位于房山区、门头沟区、密云区等9个山区的废弃矿山,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目前已经实施项目272个,治理矿区面积达到6440.2公顷,植树246万余株。曾经为北京城市建设贡献了“一盆火”的京西矿区,正在展开绿色再造,全力奔向“绿富美”。

责任编辑:陈宏旭(QV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