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导演佟睿睿|走进舞剧《记忆深处》

2018-12-07 21: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片1

佟睿睿,舞剧《记忆深处》编剧、导演。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上海歌舞团特聘编导,广西演艺集团特聘编导,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艺委会导师,上海文广集团艺术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中心特聘研究员。

舞蹈代表作:《扇舞丹青》《根之雕》《点绛唇》等;舞剧代表作:《南京1937》《水月洛神》《一起跳舞吧!》《朱鹮》《花界人间》等。

图片2

十二年前,佟睿睿导演了《南京1937》,首次以舞剧的艺术形式将“南京大屠杀” 搬上舞台,直击人心的震撼,深刻鲜明的风格,犀利的痛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十二年后,内心深处的那份悸动与感怀依然悠长,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破茧而出,造就了舞剧《记忆深处》,再次与往事对话,聆听灵魂深处的呐喊。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江苏省演艺集团与北京九舞金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原创舞剧《记忆深处》将于12月8日-9日,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图片3

佟睿睿导演曾经说过,她用舞剧艺术祭奠亡灵,用无国界的语言大声诉说。与十二年前不同的是,这次的对话,更像是创作者与角色的对话,与一个个鲜活人物的耳语交流。如果说,按照导演的自述,在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之际,她凭着一腔热血创排了人生第一部舞剧《南京1937》,在舞剧《记忆深处》中,我们看到了情感的成熟和理性的自觉。当《南京1937》的主创团队和《记忆深处》的主创团队一起走上舞台,向始终坚持的观众们致敬,我们仿佛能体会到她“那时常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感觉,以及“索性再走一步,走深一步”的决心。

图片4

然是以《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华裔作家张纯如的回忆为线索,依然是跨时空对话的形式,依然是真实存在的人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性,依然是最真切的表达,但情感更加丰富,把握更加细腻,视角更加多元,让人们得以更近距离走向当事人,体会大事件中的个体,个体的复杂性。与这种复杂性形成对比的,是舞台的简约,简约到仅留下黑与白以及鲜红的血。国际化的视觉审美的舞美质感映衬下,整台舞剧看起来像是一部舞台纪录片。

这样的舞剧对编舞是考验,对舞者也充满挑战。南京大屠杀,无论怎么刻意,都绕不开悲惨和残暴,对《记忆深处》而言,比较难的是如何避免因沉浸于一味的酣畅而遮盖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里,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编舞的克制。

图片5

舞者的肢体语言无疑极具张力,每一个片段都另辟蹊径,彷徨时的游走、凄楚时的踉跄、遇难时的层垒、倒下后无声的呐喊,以及拉伸延展的动作所呈现出来的无从逃避,无不精心地将舞剧一个层面接着一个层面地推到观众眼前,其间,张纯如的扮演者唐诗逸的演出无疑至关重要,每一个注视的眼神,每一次情绪的渲染都要恰到好处,每一次气息提沉,每一番收放起落都要随着情节游移、起承和转合,牵引剧场的呼吸。

图片6

舞剧《记忆深处》是面对和正视,既面对那场历史悲剧,其实也在面对自己。佟睿睿导演在自述中感慨,今天的《记忆深处》,如初意得遂,把内心多年的积攒挥洒在舞台上。呈现大屠杀全貌实非易事,惟愿聆听12年前便驻足脑海的那些人,他们当年或此后埋藏心底的所思所想。从舞台到节目册,我们都可以看到,导演努力从他(她)们的日记、言述中窥视原貌,救护者与幸存者携手并进,否认者与忏悔者交替出现,书写者与亲历者深情对话,在相互旁证、佐印中探究人物的本意。

图片7

实事求是讲,起初我是有些许担忧的,担心观众要想完全进入《记忆深处》不容易,因为这部舞剧涉及多个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占据重要位置,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除了张纯如之外,还有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拯救上万人生命、写下《拉贝日记》的拉贝,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收留女子难民达万人、写下《魏特琳日记》的魏特琳,怀孕期间对日军拼死反抗、身中37刀依然顽强存活下来的李秀英,以及曾经参与过南京大屠杀、最后深刻忏悔并写下《东史郎日记的》的东史郎等等。但从演出现场看,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毕竟,现在跟十二年前已经不一样了,当年,还没有公祭日,更不要说世界记忆名录。

图片8

“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这是张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南京1937》让我们走进张纯如,以及她和魏特琳的对话,《记忆深处》让我们认识到更多的人物,他(她)们在舞台上又活了一次,“拉贝们是可敬的,魏特琳们是虔诚的、李秀英们是勇敢的、东史郎们是诚实的、张纯如们是执着的,还有那日本右翼们是可憎的。在南京大屠杀的光谱下,透过30万冤魂的呐喊和刽子手的残暴,每个人都混合出不同的生命质感。”下一个十二年,或者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会不会还有另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舞剧出现,带给我们新的认识?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体会到,什么叫勇气、情怀和坚持,同时,也让我一阵子感慨,81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多么需要这些难得的品质。

图片9

责任编辑:朱李可(QV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