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

北京市政协委员 马一德

2018-08-27 15: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大家好!

我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下面,我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为题,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向大家作汇报和交流。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因此,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使实现“人民民主的真谛”落地生根有了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指导下,融入了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吸纳了现代政党政治的新元素,在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前提下,允许执政党外的其他政党合法存在并分享政治权力。

人民政协通过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实现了政治参与面的扩大,具有多元的结构层次。不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阶级阶层结构如何变化,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始终结构稳定,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包容力,能够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对法治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保持一种开放的格局和渐进的步伐,有助于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格局。

实践证明,新型政党制度有效地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迁,维护了政治稳定,凝聚了政治共识,团结了各方力量,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展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正是在这个独特的政党制度下,我们国家快速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伟大政治创造”定性为人类历史上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不仅具有独特性,而且上升为超越一切旧式政党制度的“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作为人类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全新范式,新型政党具有无可比拟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需要全面推动新型政党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构建一个容纳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利益的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民主协商平台,使党治国理政的正确主张更加深刻地转变为广大人民的协商共识和自觉行动。

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民主协商工作,使“人民民主的真谛”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内容,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核心工作内容,紧盯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咨政建言,为增进民生福祉发声出力。特别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好政协的协商平台和政治影响力,突破传统的闭门协商方式,走出会议室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开放式、立体化的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助力推动民生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做到民主协商为人民。

使“人民民主的真谛”落地生根必须完善政党协商,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政党协商决不是搞花架子,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这就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牢记和传承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推动新型政党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把好组织发展入口关和质量关,加强对广大成员尤其是骨干成员的监督和管理。要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集体领导的各项议事规则和制度规定,发挥领导班子集体智慧,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切实增强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帮忙

责任编辑:伏梦滢(QV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