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新·新剧丨《长安雪》亮相“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

2018-08-10 14: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剧照1

昆曲《长安雪》舞台剧照

近日,上海昆剧团新编昆曲《长安雪》亮相“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该剧当代意味十足,又充满古典诗意。奇特的故事引发观众热议,醇正的昆曲雅韵,又带来高雅的审美享受。

千龙网主持人易欣对话编剧闫小平,共同走近昆曲《长安雪》。

心目中的“昆曲天团”  完美古典艺术

主持人:作为《长安雪》这部戏的编剧,您能不能先跟观众朋友介绍一下这部戏?

闫小平:简单来说就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在爱慕、利用,两种关系里的调转。最终男主角跪地问斩,女主角青丝成雪。但是复杂的时局还有考验,事情还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主持人:当初是怎么想的用昆曲的形式表现的?

闫小平:我非常喜欢上海昆剧团,我总说上海昆剧团是“昆曲天团”,这次合作让我觉得非常地荣幸!

另外,我觉得中国的古典艺术是完美的。不仅技艺臻于纯熟,还有精神性的一面。中国古代没有职业艺术家,昆曲正是中国古典文化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格式,文人之间,以音乐、文字、场面的唱和,表达对时代的想法,调和自己的内心。我觉得,如果能用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今天的生活,是挺好的一件事。

而且,昆曲的艺术高度凝练,在表达人物的细微之情,心路的曲折变化方面很有办法。

只追求美 会丧失生命力

主持人:您能再给我们聊一聊您在创作这个剧本整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吗?

闫小平:想写就写了。其实也会有困惑,之前你问了我形式的选择。的确,古典的“至美”和时代的锐利,如何去兼容,困扰过我。也就是说,古典艺术还有没有能力反映时代?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只追求“美”,是会丧失某种生命力的,也会丧失和大众产生共鸣的机会。

但是,昆曲以及它身后的中国古典艺术,除了“美”之外,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真”,传递自我的真实,精神的自由。

传统文化中是有这样的基因的,比如为什么讲“师法天然”?为什么要追求平淡?都说明,“真”是非常高的审美境界。当然,它的技巧是高超的,艺术性一定很强。

《长安雪》当然有旖旎唱腔,缠绵水袖,多姿的歌舞,但是这个故事,一定会让很多观众有切身的感受。

“媚雅”浪费人生 艺术应该滋养心灵

主持人:剧中的人物最后去求仙问道了,这是传统故事里很常见的大圆满结局。但是《长安雪》会有不一样的处理?

闫小平: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去求仙问道,就此解脱,可能吗?其实现在也是一样,很多人抄个经,磕长头,好像就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安顿,但是磕完头,站起身,逐利的还是逐利,伤害他人的仍在伤害他人,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包括来看昆曲,或者去学琴、学茶道香道,正襟危坐一晚上,这种“媚雅”挺浪费人生的。

传统文化如果不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滋养,和我们的心灵真正发生关系,那就只是一种谈资或自我安慰、自我标榜,就和我剧中的男主角一样,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主持人:所以您是一个特别追求真实的人。

闫小平:昆曲的词儿嘛,“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每部戏都是给大家打开一座花园,园林中能看到花、草木、山石,但杜丽娘的真实内心才是春意所在。所以希望我的剧也有这样的力量,通过美好的艺术手段,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求真”是中国古典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命题,艺术提供一个通道,能走多远,看到多少,每个人不一样。

渴求人的尊严和真情

主持人:您觉得整部戏最大的亮点在什么地方?

闫小平:每个人眼里的亮点都不一样。比如我们有很好听的新唱腔,我们“文戏武唱”的节奏处理……或者我可以跟您聊一聊观众的反映。有个观众叫上官子珀,留言说:“以为这个戏才40多分钟,一看表,一个半小时已经过去了。”节奏的紧凑,比较大的故事体量,这是一个特点;还有一名观众也是剧评人王悦阳,给剧组留言,说这部戏“昆味浓郁、昆腔雅正”,也就是说这部戏的格调是很正的,但同时他又说这部戏“人有性格,戏有特点”;还有专家老师说既真实细腻又有传奇色彩。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太一样。

主持人:您自己觉得呢?

闫小平:我最坚持的是对昆曲本体的保留,昆曲载歌载舞的呈现,昆曲的文学性、精神性。总体来说,我看重这个剧对尊严、真情,这种人的核心价值的渴求。另外就是,这个剧把目光放在小人物、普通人的身上。

责任编辑:孙彰(QV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