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 梦想一直在路上

2017-10-11 09:43 北京时间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总有一些微小的角落扮演着让人心潮澎湃的角色,比如40年前的小岗村、30年前的蛇口。多年后,扮演这个角色的地方是中关村。百度、腾讯、新浪、新东方……这里驻扎的或是曾经驻扎的公司足以撼动中国互联网的大半江山。

(图:中关村)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这样的广告语,成为了中关村在历史沿革中的注脚,也感召了像刘俊一样的一批热血青年。1999年的夏天,刚刚毕业的他,怀揣着300元路费,带着“我也能做些什么”的执念,来到了中关村。那时正值电脑买卖的兴盛时期,这里满街都是小推车、纸皮箱、面包车,染着黄头发穿着紧身裤卖力干活的小哥,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买卖纠纷。

(图:如今的中关村硅谷电脑城)

初到中关村的刘俊,和很多满腔热血的追梦青年一样,住在600元一个月的大杂院,很快在硅谷电脑城的一个柜面找到了工作,成天和电脑、游戏打交道。那时的硅谷电脑城,正如其名,是全北京的IT中心,用车水马龙都无法描述当时的胜景。“最好的时候,一天赶上大单,做几十万生意的都有。”望着自己曾经的摊位,刘俊满眼都是曾经的热闹景象。

(图:刘俊曾经工作的柜台)

我们眼前的硅谷电脑城,已经非常萧条,仅剩下的几十家家商户百无聊赖地聊着天,戴着红袖章的保安来回踱步,显得格外扎眼。四周堆放的电脑配件、散落一地的广告牌竟构成了这里仅剩不多的元素。

(图:硅谷电脑城已无往日的热闹)

中关村从来都不属于某一类人,历史的车轮也从来不会停下来等谁上车。2008年左右,在互联网勃兴、网络购物初露锋芒的冲击下,中关村赖以生存的传统零售、商品集散的模式在一波紧似一波地散发着阵痛之后,最终还是走了下坡路。

按照规划,中关村正在酝酿又一次的变革。这一次任务落到了每一栋中关村大楼的身上:科贸大厦将转型互联网教育,鼎好卖场专注技术转移、技术交易,海龙将发展智能硬件,e世界将变身创客空间。这些大楼是创业潮的参与者,如今,它们被精心打扮,向过去告别。

(图:中关村卖场时代落幕)

离开还是留下,中关村里每天都会有人这样问自己。怀有互联网梦想的刘俊,似乎看见了时代给予的机会。他盘掉了自己曾经的柜台,和几个朋友开始做网站——这是当时最时髦的创业方式。经历了几次失败,也经历过生意上被骗的惨痛教训,刘俊和他的伙伴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互联网+实体店。

十几年的实体柜台经验,加之几年来互联网圈子的摸爬滚打,让刘俊认识到,抓住风口固然重要,但是适合自己才更重要。如今的他,拥有了十几家互联网+超市,用他自己的话说,人到四十,一直在创业的路上,从未停歇。

(图:刘俊在自己的互联网实体超市检查货物)

今年是刘俊来到中关村的第二十个年头,42岁的他经历了中关村卖场最后的辉煌,也见证了互联网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谈及离场者的无奈和留守者的坚持,刘俊总是出人意料的淡然。在他看来,中关村的时代并没有过去,产业变革,总会有人来人往,于他自己,很庆幸自己二十年仍然留下。正如他将大部分超市开在中关村的各大楼宇之下,他觉得,中关村孕育了电子卖场的十年辉煌,也会孕育互联网的辉煌。

(图:中关村已经成为刘俊的第二故乡)

中关村和创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607家,同比增长1.5%;示范区新增上市公司20家,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额近140亿元。创业成为这个巴掌之地的代名词,就像一台被精心设计的智能机器,创业是芯片,所有的零件都将启动,有条不紊地围绕着它运转。

作为其中的一员,小有成绩的刘俊总是谦虚地一笑。“中关村人的精神就是这样,永不放弃、创新、拼搏。”如今的刘俊,把家安在了中关村,两个孩子也在中关村上小学,自己的根也扎在了这片土地上。相比于每年只能回去二十多天的老家,这里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中关村最诱人的地方,在于这里不仅扛着经济转型的大旗,也埋下并成就许多人的梦想。这里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营生之处,它演变成了一个符号,一点风吹草动很可能就牵扯着中国经济最深远的变革。而中关村人的梦想,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伏梦滢(QV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