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环境联动执法释放1+1+1>3的合力 治污处罚上千万

2017-08-11 10:2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第四次联席会议在天津市召开,部署了三地夏季环境监察执法联动工作。其中明确提出,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将以燃煤企业、工业企业、“散乱污”企业、高排放机动车、“三烧三尘”等为重点,开展联动执法,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夏季联动执法,大气污染防治打头阵,如此安排实有深意。中医行话里有“冬病夏治”这个提法,大气污染治理同样适用。虽说近七成重霾发生在冬季,但避免其害需提前行动“与时间赛跑”。重霾治理说到底是能力问题,包括污染排放控制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夏季是提前进行能力建设的好时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5.4%、北京市同比上升3.1%,环保压力有所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地提前着手联动执法,可谓应时应势的务实之举。

京津冀联动执法也是对前期经验的运用。大气污染防治不像种田,阡陌纵横,可以清晰划分辖区界限。相反,同处一个大气流场,三地间污染物相互输送、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客观现实决定了联防联控的必要性。建立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三地沟通协调和信息互通共享……种种协同探索,经过实践检验确实奏效。2017年以来,三地环保部门已开展两次联动执法,检查各类污染源单位4万余家次,发现环境污染问题2138起,对于跨区域环境违法行为起到有效打击作用。

当然,除了联动执法等末端举措,更重要的还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某种程度上看,雾霾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是我们当前发展阶段面临的“成长的烦恼”。治霾的关键根本上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而在京津冀区域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京津冀要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体转型,需要从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改变地区发展不均衡模式,尤其是创造一些新的发展机会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此,三地才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达成一致、齐头并进。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未来,蓝天和雾霾的较量不会停止,群众对于治霾的关注也不会降低。我们相信,京津冀齐心协力、联动执法,拿出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攻坚克难,定能释放1+1+1>3的合力。

责任编辑:伏梦滢(QV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