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这群中国人,在荒原沙地造出世界最大人工氧吧

2017-08-07 11:13 现代快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这里,是中国北方的神秘氧吧。

这里,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

这里有 112 万亩林海,4.8 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 12 圈!

你难以想象,55 年前,这里还是黄沙遮日、遍野荒芜的寥落之地。

因为清末的开围放垦加之山火不断,昔日康乾盛世水草丰美的皇家猎场从此沙土流失、林木殆尽 ……

你更难以想象,新中国成立后,接连三代人前赴后继,像 " 钉子 " 般扎根在这里,在短短的 55 年间,硬是在荒原沙地上,徒手种出百万亩森林!

这片创造传奇的土地,名字叫做 " 塞罕坝 "!

300 年变迁史背后,四大真相令人震撼。

震撼一:沙地边缘藏着一个梦幻天堂

夏日的塞罕坝,万物生长,五彩缤纷。

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景,每一个画面都是一首诗。

清晨,可以在七星湖的雾色中,坐等日出东山;中午,可以在草原上,漫看云卷云舒;到了晚上,走上月亮山,于蔚蓝星空里,静观壮阔银河倾泻而下。

塞罕坝是金莲花的海洋。当地有一个传说,金星坠落凡间,碎了一地,变成了金莲花 ……

一日所见所闻,足令人惊叹天地之美,敬畏生态之灵。

或许,自然界这样的美景并不少见,但是塞罕坝今日的美,却并非大自然的馈赠,而是由人工创造、并交还给大自然的。

从卫星地图看去,塞罕坝的轮廓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它的身体,是一片纯粹的绿,而它的身后,却是一片褐黄色。

这片褐黄色,就是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的十大沙漠沙地之一,面积达 5.2 万平方千米。它与塞罕坝之间,隔着一条吐力根河,沿河两岸,一边是荒寂斑驳的沙地,一边是生机盎然的林海,对比何其鲜明!

震撼二:这里凝结了半个多世纪三代人的青春年华

300 年前的塞罕坝,水草丰美、林海茫茫,是清代皇家猎苑 " 木兰围场 "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清末同治 2 年起,开围放垦,肆意砍伐,导致沙土流失,森林惨遭破坏。加上山火不断,千里松林荡然无存。

漫天的黄沙中,只留下一个王朝落寞的背影,和一个民族的悲怆与伤痛。

经历过这样的伤痛,才更加懂得这抹绿色的珍贵!

很多塞罕坝人,名字中都带有 " 林 " 字:孙有林、谷庆林、于瑞林、李大林 …… 这些人,年龄平均在 50 岁左右。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塞罕坝的第一代务林人,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孩子诞生在这里,就指林为名。

1962 年,为了阻止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堵住北京的沙源,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在这荒原秃岭上,一下子集结了全国 18 个省市 127 名大中专毕业生,和 200 多名当地干部工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

" 当年风华正茂,献身塞罕坝上。此生没虚度,青山可标榜。" 今年 76 岁的李秀珠,在 1962 年塞罕坝林场成立的时候就来到了林场,2001 年退休。老人家亲自创作了这首《重阳赋》,献给自己奋斗了一生的塞罕坝。

1939 年出生的任仲元,在林场干了整整 40 年。他成功改造了苏联进口来的植苗机,是当时的技术权威。回忆往事他仍然充满了英雄气概," 那时候真的有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舍我其谁的感觉!"

刘军是塞罕坝的第二代,他和妻子齐淑艳都是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在望海楼已经孤独守望了 11 年。55 年来,塞罕坝共有近 20 对像他俩这样的夫妻瞭望员。

"80 后 " 于士涛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2005 年到塞罕坝工作,他和妻子都是新一代务林人。于士涛忙于照顾苗圃里的小树苗,常常回不了家。有一次进门,两岁的孩子还把他当做陌生人往外赶 ……

同为新一代务林人的于雷说:" 塞罕坝人就是有一种树的精神,一代呵护着下一代。"

震撼三: 在 " 青石板 " 上栽出 7.5 万亩树林

荒原覆绿,林海归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经高达 80%。然而,塞罕坝人并没有就此满足、就此停歇。从 2012 年以来的这 5 年,塞罕坝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坚造林——在仅剩的一些石质阳坡,见缝插绿!

不到塞罕坝,体会不到在荒漠沙地上种树,是怎样的一种挑战和艰苦。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的塞罕坝,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地表生态的脆弱。茂密的植被下面,土层最薄的地方,只有 4 厘米左右,下面就是砂石。

石质阳坡造林,好比在青石板上栽树,一锹下去都是石头,还蓄不了水,而且坡度太大,最陡的地方达到了 46 度,机械完全上不去。只能依靠人工或者骡子,背着苗子上山栽树。有一次,连骡子都站不住,滚下山坡,摔死了两头。

1995 年参加工作的李永东,现在是塞罕坝林场林业科负责人,他和团队一起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多次实验,选择了樟子松作为树种。

然后就是在青石板上整地。在这些坡地挖个大坑,把里面的石头全部刨出来。

没有土,就到外面运土,把土回填到这些坑里。

为了解决蓄不了水的问题,大家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坑里铺上薄膜,留一个洞。这样雨水就能灌进薄膜,把水保住了 ……

造林难,一代更比一代难!面对一块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这 5 年来,塞罕坝人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攻坚造林 7.5 万亩。仅剩的 1.4 万亩造林空间,也将在 2018 年全面覆绿。

震撼四: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在塞罕坝,不时能见到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标语。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2016 年,塞罕坝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 4400 万元。但旅游收入只是塞罕坝金山银山的一小部分。塞罕坝总减排量为 475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项目,如果全部实现上市交易,预计收入超亿元。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第一批次 18.3 万吨减排量的造林碳汇已经开始运营。再加上苗木种植,到手工艺品开发,塞罕坝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 6 亿多元。

但塞罕坝的金山银山远远不是这些所能衡量的。现有 112 万亩森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 199 万多人呼吸一年。每年,塞罕坝还为京津地区涵养、净化水质 1.37 亿立方米。

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 120 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塞罕坝的生态治理也已经呈现连带效应,在围场御道口、承德丰宁千松坪、张家口塞北林场,一道长长的绿色屏障已经拔地而起,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

55 年,通过三代人的努力,曾经的荒漠已经变回了绿洲。

塞罕坝人说,他们补上了历史的欠账,没给子孙后代留下灾祸。

责任编辑:申东昀(QV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