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多家超市生鲜区活鱼全部下架,原因引起众多猜测。
据《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期北京多家超市停售活鱼。《北京青年报》调查包括家乐福、沃尔玛、永辉、物美等在内的20家大型超市门店发现,只有四家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店内有活鱼,其余绝大部分超市都表示近期店内停售活河鱼,包括草鱼、鲤鱼、鲫鱼等品种。卜蜂莲花一位工作人员对《新京报》称,活鱼全部下架是接到政府部门书面通知,未告知原因。如果有卖鱼行为,要被罚款20万元。
报道指称11月17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出十个城市水产品专项检查通知,其中内容之一是抽样检验兽药残留。此后食品监管二司(负责流通)准备到北京市场抽检,消息透露出去,造成市场上所有水产品退市。财新援引消息人士称,“这说明,一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二是市场存在潜规则,经营者心中有虚,先下架再说。”
不过,11月23日夜间7点20分,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官方微博@首都食药 通报称,“网传北京市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的传闻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鱼属于企业自主行为,北京从未统一下达停止销售淡水活鱼的通知。”
该微博进一步指出,从今年5月份起,北京各大超市门店已陆续有停止销售草鱼、鲈鱼等淡水活鱼的行为,改为销售更符合超市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冰鲜鱼类,如物美超市已停售活鱼近1个月,目前仍有超市有停止销售淡水活鱼的打算。随着年底来临,超市进入供应商调整时期,会根据消费者购买习惯和销售量进行品种的调整,属于企业正常商业行为。“例如,随着本市市场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本市集贸市场、商超早已自主停止了活禽销售和现场屠宰等行为。”微博这样表示。
北京市食药局还指出,北京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达9成以上。 一直以来,北京市食药局严格加强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各类水产品经营主体的监管,对于不合格产品,市食药局会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下一步,北京市食药局也会持续做好水产品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