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在实验小鼠中可以引起睾丸损伤并最终导致雄性不育,这一发现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健康的可能性。
国际学术刊物《细胞》北京时间2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李向东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的上述研究成果。
寨卡病毒疫情前一时期成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研究者对寨卡病毒的关切主要集中在胎儿异常如流产、新生儿小头症等。2016年5月,有临床杂志报道寨卡病毒能够通过性传播感染,且病毒RNA能够在人的精液中长期存在,提示了这一病毒新的传播途径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细胞》杂志编辑史蒂夫·毛博士说,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找到了寨卡病毒通过精液传播的科学依据,也明确了该病毒通过性传播可能引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