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鲜亮丽的城市建筑中,公共厕所往往因为不起眼、被忽视而沦为城市文明的“短板地带”。
如今,在越发便捷发达的城市街头,找厕难、排长队、脏乱差的“如厕难”现象依旧在每天上演。那么,城市“如厕难”到底难在哪里?破解“如厕难”又需排除哪些障碍?
为了解决找厕难,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称,新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有望出台,年内北京将对重要街道附近的首批700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要达到300-500米之间就有一座公厕。
今年4月,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就曾表示,北京今年将在房山、通州建设100座“第五空间”。这些名为“第五空间”的公厕,在保留如厕功能的基础上,还包括数个其他独立区域,如第三卫生间以及专为残障人士、老人以及母婴的如厕设计。此外,还将配备缴费、取款、WiFi上网、休息室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