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365个故事》之讲故事

2016-11-04 16:06

打印 放大 缩小

黄先荣是长征学会长征故事宣讲员。在宣讲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不是不爱长征故事,而是需要找到听众想听到的长征故事来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讲不同的长征故事,人们才会感兴趣。比如,对象是搞医的,就讲龙思泉的故事;对象是公安的,就讲情报的故事。

有一次黄先荣给国民党将军讲长征,他客观公正地给他们讲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团结。遵义会议开了三天,斗争很激烈,很多时候已经是剑拔弩张了,但是下来以后吃饭还是一块开玩笑,一路行军,还是为大局,为红军的前途着想,这就是共产党员。国民党将军们听进去了,居然对长征感兴趣了,对遵义会议感兴趣了,他们感到,共产党了不起,共产党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承认错误,

黄先荣说,讲党史一定要讲生动活泼的党史,不要讲概念的党史,从概念到体验到形象,黄先荣表示现在正在努力的朝这个方向走,讲到讲不动为止。

《讲故事》编导手记

编导:李璟

黄先荣先生言谈风度翩翩,举止儒雅有礼。为了研究长征,研究遵义,“买书—读书—思考—请教”成了他周而复始的生活模式。他把长征文化昵称为“她”,这些年只被“她”迷住。

黄先荣通过多年的沉淀研究认为,讲述长征故事重点在于怎么讲。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讲述的方式如何能让现代的人接受,这是关键所在。所以他潜心研究长征史料,发掘长征故事,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讲述长征。让听众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长征。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多讲生动活泼的党史,不要讲概念化的党史。

尤其是关于遵义会议的讲述,他认为遵义会议之所以饮誉天下、名垂后世,原因在于遵义会议是长征文化的点睛之笔。致力于对长征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黄先生感到非常充实且其乐无穷。

在讲述方式上,他也潜心研究。比如他采用的“评书式”的讲解方式常常赢得满堂喝彩。他不是枯燥地讲述一些历史结论和元素,而是通过传神的语言表达,潜移默化地让听众自己从故事中体会出来。他说:“专家是深入,我是浅出,我把深入的研究成果普及化,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他被长征研究专家称为“普及版的长征文化”,被媒体称为“最会讲长征故事的人”。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宣讲家,专门讲述长征故事的宣讲家。

谈到长征精神的内涵,黄先荣解释说:“我们最初概括的是八个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了这个精神,就有了后面追求独立自主的理想和信念。我觉得再后来所有的解释,也都包含了这八个字的内容”。黄先荣也是这样,讲述长征故事,传递长征精神,一直到讲不动为止。

责任编辑:林海峰(QV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