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学习障碍症困扰、审讯时无律师陪同,遭遇“欺骗式”质询,美国未成年男子9年前顶着谋杀罪名入狱。在多次翻案申请被拒后,该男子终于在本月12日申诉成功被免罪,三月内有望重获自由。
从证人到“杀人犯”
2007年4月,家住威斯康星州马尼托沃克县的布伦丹·达西被判犯有一级谋杀、二级性侵和肢解尸体罪。年仅17岁的他获刑终身监禁,41年后方可申请假释。
达西的获罪充满了戏剧性,他最开始是叔父涉嫌谋杀女摄影师案件的证人,却在审讯后变成了“犯人”。他原本作证提供叔父的不在场证明,却在没有律师陪同、欺骗性的审讯中,供认协同叔父犯下了一系列罪行。达西曾致信法官撤销供词,入狱后也多次提请重审,但均遭驳回。
2014年10月,达西律师向联邦法院法官威廉·e·达芬提出“人身保护令”。该令状指出,达西在审讯时没有得到有效的律师协助,而且法院采纳了他非自愿情况下做出的供词。鉴于以上两点,定罪过程违宪。
本月12日,达芬法官推翻了九年前对达西的定罪,并下令如州检察官提不出新指控,90天内必须释放达西。达芬当天对其判决做出了解释。他说,执法人员在无成人陪同的情况下审讯达西违宪,而且学习障碍症也使达西容易屈服于逼供。此外,审讯者至少21次对达西撒谎,他们骗其称全然知晓案发经过。执法人员在审问达西时,采用了在北美地区流行的“里德技巧”,即在审讯过程中使用“控诉性”语言,重复性地指控被审者就是罪犯。“里德技巧”被认为能高效“榨取”信息,但也因为其“单向性”而非“对话性”的交流方式饱受争议。
案中有案?
实际上,围绕这一案件的质疑不仅仅聚焦于达西,同时也涉及他的叔父史蒂芬·埃弗里。2005年11月初,当地女摄影师特雷莎·哈尔巴赫被发现遇害,调查人员在她的车里发现了埃弗里的血迹,随后对他提起了诉讼。他的律师曾辩诉,遇害者车里出现的血迹,是当地执法部门栽赃埃弗里所为,他们的动机在于报复埃弗里的控诉。
埃弗里曾因性侵和谋杀未遂被判入狱18年,但他于2003年被免除罪名。随后,埃弗里提出错判起诉,索赔3600万美元。该案于2005年9月底取证,临近哈尔巴赫遇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