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365个故事》之孤儿爱

2016-08-16 18:4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说起儿福院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房山区儿童福利院却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在这家儿福院中,所有被收留的孩子们被分配到院里不同的家庭,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一个不一样的温暖家庭。而樊斌,儿福院的副院长,正是其中一个家庭的爸爸。

从最初来到儿福院做食堂的后勤领导,到如今照顾孩子们的爸爸,樊斌的转变源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爱。这里的孩子极为特殊,从身体到智力都有不同于常人的问题,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心愿便是有完整的家庭。樊斌也正是从大孩子身上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缺少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影响了很多院里长大的孩子们后来的情感发展。如何让百余位小孩子转变这种状态?房山区儿童福利院开始了和其他的儿童福利机构不一样的安排,把员工和孩子分成了几个家庭, 每个家庭里有5到8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员工扮演父母,分配到一个家庭的孤儿则是孩子,本身是父母的员工对于隔壁家庭的孩子而言就是叔叔阿姨,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有了爸爸妈妈,还有了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生活方式完全和普通家庭一样。樊斌也自此以父亲的角色和责任,陪伴着这些特殊的儿女。

在樊斌和众多儿福院员工的努力下,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也因此,不断地走出儿福院迈进社会,成为贡献社会的一员。 

《孤儿爱》编导手记

编导:张瑞

进入房山区儿童福利院的第一感觉,看起来犹如一所窗明几净的校园,院里可爱的孩子们嬉戏玩耍,时而传来几声清脆的笑声。然而仔细观察,这些干净的笑声背后,却是一群不同于普通孩子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遭受父母的抛弃,甚至普遍存在肢体残缺、患有特殊疾病,可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上天不公平的待遇,却在他们的笑声中显得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的乐观与向上,其实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密不可分。而樊斌,正是其中的一位“爸爸”。

在采访樊斌的过程中,这位43岁的中年汉子不善言谈,但始终面带微笑,他说,微笑可以给孩子带来生活的自信和鼓舞。说起自己来到儿福院,并成为孩子们最亲近的人,樊斌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刚刚来到房山区儿童福利院工作时,樊斌主要负责全院的后勤工作。作为食堂的主管领导,可以说他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因为食品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位孩子和员工的健康。特别是福利院的孩子有很多先天性的或者后天的原因造成他们对于食品的特殊要求,所以更需要他对于食堂工作方面的重视。长期在院里工作,自然少不了与院里的孩子们打交道,起初,樊斌最多的是对这些特殊孩子的同情,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小女孩见到樊斌买菜回来刚刚进入儿福院大门,便欢呼雀跃的跑到樊斌身边拉着他叫爸爸,这一声爸爸,让樊斌喜悦之余百感交集。他逐渐的意识到,除了后勤保障工作让孩子们有很好的物质生活外,孩子们缺少的更多的可能是情感。一个更加意外的现象也让樊斌确定了这一想法,其中有个男孩儿本来在院里特别开朗活泼,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多了,他开始变得闷闷不乐,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甚至爱发脾气。樊斌试着与他沟通才知道,原来男孩上学了,知道与同学相比,自己和他们不一样,他没有爸爸妈妈,没有自己的家。这样的情况在儿福院百余位孩子中并不是个例,如何转变?让他们情感上得到更好的成长?让樊斌大伤脑筋。既然孩子们想要爸爸妈妈,我们给他不就可以了吗?樊斌在与院里领导的共同协商下,房山区儿福院开启了“模拟家庭”的模式,院里的所有员工和孩子分配成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孩子拥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对爸爸妈妈负责照顾自己家庭的孩子,生活方式和普通家庭一样。樊斌,也从此有了第二个角色,那就是其中一个家庭中的爸爸。

既要有爸爸的关爱,又不能少了父亲独特的管理教育方式,在这个家庭中,樊斌和扮演妈妈的同事,与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在照顾好孩子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严格约束着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成长过程中所能经历的各种转变与选择,让他们在情感得到慰藉的同时成长为一个能够走进社会的人。房山区儿福院也在这样的模式下,成为了这些看似不幸却又十分有幸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的温暖港湾!

责任编辑:林海峰(QV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