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石景山区了解到,该区将于近期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进行维护改造,并对其中的明代壁画真迹进行三维矩阵信息采集,通过现代化数字化手段让明代壁画“立体重现”。本次改造将从今年8月8日持续到11月10日,为保证工程安全,在此期间,法海寺将采取闭馆措施。
法海寺文物保管所所长庞献辉介绍说,2007年,石景山区曾采用珂罗版方式对壁画真迹进行了复制并进行展出。但受技术条件所限,壁画真迹的一些精彩细节很难通过珂罗版技术呈现,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复制品也出现了褪色现象。本次三维矩阵信息采集将通过最新的数字技术为壁画真迹“拍照”,它所呈现出来的图像不仅清晰度大大提升,壁画真迹原有的立体感也可以体现出来。
庞献辉说:“比如法海寺壁画人物服饰上使用的“沥粉堆金”技法,它所产生的绘画效果就是立体的,这样的细节将来都能在三维矩阵信息中重现。同时,随着法海寺壁画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而壁画真迹是不可移动的,有了这些“高清”影像,我们在文化交流上也更加便利了。”
据介绍,法海寺部分展室也将在此次维护改造中进行“升级”,利用现有建筑空间丰富展览内容,未来法海寺还计划以明代壁画为核心打造壁画博物馆。本次改造还将对汛期受降雨影响的部分房屋建筑进行维修,以确保国家级文物的安全。
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寺中大雄宝殿内有10铺明代壁画,由当时15位宫廷画士精心绘制,至今仍保持完好,无论是从艺术水平、绘制方法、制作工艺及历史价值都堪称明代壁画之最,与敦煌、永乐宫并称三大壁画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