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端劳务人员的首选招聘场所,外来务工人员下火车直奔的劳务市场——这是昔日虎坊桥人才市场的影响力。但这些即将变成历史。记者昨天从西城区陶然亭街道了解到,经营了23年、二环内最后一家人才市场——虎坊桥人才市场宣告关闭。目前,该市场已完成清退,并被陶然亭街道承租,另作他用。
虎坊路人才市场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宣武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该单位运营初期,主要为技工、销售、导购、后勤、家政等专业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2003年,北京东方汇佳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接手该市场。该公司基于市场经营等多方面考虑,喊出了“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男女,只要50岁以下身体健康者,都会安排相应工作”的职介口号,打响了市场知名度,却也招致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打着求职的名义在市场外聚集滋事。
“市场建成后,大量以找工作为名的来京人员都聚集到这,除了过年那几天,天天都有五六百人。这些人白天在市场内外找零工短工做,晚上就在市场周边滞留露宿,还经常酒后滋事,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福州馆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玉兰告诉记者,自己常接到居民投诉,反映虎坊桥人才市场的扰民问题。自己也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但得到的回复是,产权单位和承租公司的房产租赁合同未到期。
为加强市场周边地区的治安和环境秩序,2015年开始,陶然亭街道在市场外设置了治安巡逻岗亭,出动15至20人的执法力量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同时加强了日常的保洁作业,但效果并不理想。据陶然亭派出所统计,仅2015年第四季度,辖区涉及虎坊桥人才市场的110警情就有107件,占派出所全部接报110警情的10.3%。
此外,因市场内收费,有大量用工单位在市场外聚集,进行非法招聘,导致合同纠纷、诈骗等问题频生。
通过实地深入调查、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走访市场周边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方式,陶然亭街道了解到,超过90%的群众均表示,市场的治安和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街道遂与产权单位——北京市总工会沟通,今年4月18日,北京市总工会依法正式收回承租公司的办公用房。至此,这所远近闻名的人才市场宣告关闭。
据了解,虎坊桥人才市场建筑面积共600平方米,清退后已被陶然亭街道租用,将建成为老服务和文化活动阵地。
>>探访
市场仍受黑猎头“眷恋”
昨天上午,位于虎坊路7号的虎坊桥人才市场大门上,贴出一份通知称,市场已搬迁至赵公口人才招聘市场。市场南侧,供来京人员和黑猎头们“休憩”的街心花园已被铁皮围挡围了个严严实实。
可能是尾大不掉,市场附近依然聚集有三四十人。金沙剧场门前的台阶上,一位刚到京不久的务工者正在酣睡。他身下堆放着行李,行李上立着一张标有个人信息的求职登记表,只等着有意向的“老板”把自己唤醒。
据人才市场治安岗亭值守的民警刘警官介绍,老百姓口中的虎坊桥人才市场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大门里面是正规运营的市场。门外一大片广场,还有便道旁的树阴,旁边的小花园,曾经都是非法市场的聚集地。每年春节刚过,找工作的人潮就向这里涌来。每天这里都能形成二三百人的路边市场。黑猎头,拾荒者,找工作的……打架斗殴,劳务纠纷,甚至争抢势力范围,都很常见。
随着天气渐渐变热,这里逐渐变成24小时市场。每天天刚亮,就有非法的黑猎头出现在市场门口……自从市场关闭以来,路边市场的人流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