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大多数车主基础保费下降
根据此次车险费改政策,驾驶风险低的车主将直接享受优惠。“最惠保”创始人兼CEO陈文志表示:“用经济手段来解决交通违法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陈文志表示,有统计数据显示,有一大部分交通事故与驾驶员违规驾驶有关,通过经济手段,将交通违法与保费高低直接挂钩,可以有效促进驾驶员规范驾驶。“虽然上浮30%,也许就几百元,但可以预料到效果将十分明显。”
此外,对于商业车险来说,保费由多个相关费率系数相乘,其中一个系数就是无赔款优待系数,它与车辆以往年度的理赔记录密切相关。这次商业车险改革,对无赔款优待系数进行了调整,以往赔款次数少的车主可以享受更大幅度优惠,而出险率较高的车主面临更大幅度的保费上涨。
此外,这次车险费改将保费确定方式由原来的新车购置价改为投保时的实际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多数车主的基础保费还是下降的。
引导理性消费和安全驾驶
统计数据显示,保监会自2015年6月1日起,分两批启动了天津等18个省(市、区)的改革工作。今年一季度,在保障范围明显扩大的前提下,首批试点地区消费者支出的单均保费同比下降7.69%,第二批试点地区单均保费同比下降6.64%,商业车险费改以来消费者普遍获益。
某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商车费改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让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更加匹配,从而更好地保护广大车险客户的根本利益。
对于此次北京地区费改,北京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商业车险改革有利于强化消费者利益保护,促进费率公平。新的费率形成机制将使费率与风险更加匹配,众多低风险车主得到更多费率优惠。在商业车险产品方面,丰富了商业车险产品的市场供给,扩大消费者选择权。
商业车险改革还可以引导理性汽车消费和安全驾驶,促进汽车厂家不断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易维修性,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大型险企综合优势更突出
费率改革最早的试点地区已经试点满一年,从现有公开数据来看,险企经营结果差异比较明显。
商车费改实施后,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于“老三家”财险公司。从费改后市场规模变化来看,今年一季度,前三家财产险公司人保、平安以及太保产险市场份额合计66.14%,相较去年同期增长0.5%。大型公司市场份额上升,而中小型公司市场份额下降。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经营车险业务的48家非上市险企中,有44家保险公司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占比超过90%,且车险承保合计亏损金额达到54亿元。有保险公司在年报中直言,受车险费改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业务发展不如预期。
记者了解到,商业车险费改实施以来为保险公司释放了更大的空间。但在市场竞争中,大型险企体量大、网点多、服务完善,在竞争中优势明显。而中小型保险公司本身客户数量少,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赔付支出和手续费偏高,综合成本控制力较弱,车险亏损难免。华泰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车险费改利好大险企,实施自主定价后,大型险企综合优势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