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批2013名入额法官集体宣誓 平均年龄40.6岁

2016-05-31 09:46 北京电视台

打印 放大 缩小

30日上午10时,北京各级法院同时举行首批入额法官集体宣誓仪式。2013名入额法官身穿法袍,整齐列队面对宪法和国旗进行宣誓。这也意味着,北京首批法官入额工作全部完成。 法官入额工作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员额制后,只有入额法官才有权办案,并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记者自北京高院了解到,首批入额的2013名法官平均年龄为40.6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超过半数,担任法官的平均年限近12年。

现场

北京首批入额法官 昨日集体宣誓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昨日上午10时,北京市各级法院内,首批入额法官进行集体宣誓。

在北京高院的宣誓现场,副院长、司改办主任安凤德宣读了高院123名入额法官名单。入额法官们身着法袍,面对国旗、国徽和宪法,北京高院院长杨万明走上宣誓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宣读誓词。入额法官在领誓人的带领下,举拳集体宣誓,现场庄重而严肃。

自今年3月北京法院法官首批入额工作启动以来,经过考试、考核、考察、遴选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全市法院共产生首批入额法官2013名。

与之前的法官队伍相比,入额法官的平均年龄为40.6岁,比之前法官队伍略高,40岁以下的占到53%。法官的学历水平尤其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有所提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共1265人,占法官总数的62.8%,比之前法官队伍高出3.9个百分点。

此外,入额法官在法院工作的时间平均16年,担任法官的年限平均11.9年,比之前法官队伍略长。其中,院庭长比例将近40%。整体上,首批入额法官的法律职务和年龄的分布更加均衡合理,法官队伍的审判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学历水平更高。

北京市高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安凤德表示,入额之后法官将承担更重的审判任务,在审判团队建设、责任承担以及办案数量和质量方面会对法官提出更高要求,入额法官的待遇逐步会有一定提高。“增加司法辅助人员,让法官从具体的行政事务中尽量解脱出来,让法院更像法院、让法官更像法官。”

据了解,北京市法官第二批入额工作将在今年下半年适时启动。

解读

入额才有权办案 实行终身负责制

今年3月14日,北京法院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司法改革工作。员额制改革即法官入额工作成为了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建立法官员额制,就是要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确保法院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去年年初,北京知产法院、四中院已开始试点法院员额制改革。

员额制就是在人员管理上将现有司法人员分为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全面实施员额制后,只有入额的法官才有权办案,事务性的工作则由法官助理去做,而暂时不能进入员额的法官进入司法辅助人员序列或行政人员序列。

也就是说,今后只有入额的才能称作法官,而入额后的法官,必须在一线办案。由此,员额制将优秀法官资源集中到审判一线,入额法官就可以集中精力审案。

与员额制配套的是办案终身责任制,法官将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发生错案将被追究相应责任。

此外,员额制将法官的发展与行政级别脱钩,建立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也就是按照法官等级来考核、评定、晋升,同时跟待遇挂钩,改变了过去法官按照行政职务晋升的做法。这样一来,法官的发展空间、职业保障、工资待遇将比过去有所提高。

员额制综合选拔  三种情形不能入额

据了解,根据北京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总体安排和《北京市法院法官首批入额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市法院法官首批入额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线审判员以上法律职务的,主要通过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入额;助理审判员、离开员额岗位3年以上的审判员、申请进入与现岗位不同领域员额岗位的人员则通过考试、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入额。

具有以下三种情形的人员将止步法官遴选,分别是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尚处于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宜担任法官的其他情形。

对于具备入额资质的全市各级法院现有法官(含助理审判员),将根据法官员额比例,择优遴选。不过,法院将预留一定比例员额,对暂时不能入选的法官提供发展空间,首批未能进入的法官将保持一定待遇,采取分流、安置,从事法院其他工作。

今年4月23日,北京市法院法官首批入额考试开考,需要经过笔试考试的全市988名法官统一参加。据了解,笔试侧重考察法官履行审判职责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办案能力等,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裁判文书制作等,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法官感受

办案数量增加 法官压力增大

昨日上午,在西城法院入额法官集体宣誓后,51岁的赵海法官接受了北青报记者的采访。

今年50岁的赵海法官自199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民事审判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在西城区法院诉调对接办公室工作。

做了近10年的巡回社区法官,指导民事调解1万多件,被辖区群众称为平民百姓的“贴心法官”。近年来,他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责任更重了。”作为首批入额法官,赵海表示,和员额制施行之前相比,“由于能在一线办案的法官人数相对少了,每个法官肯定比过去办案还要多,压力还要大。而且随着去年5月立案登记制的施行,案件数量涨幅非常大,所以每个法官的办案数量肯定会增加。”

员额制的一个特点是由法官带领辅助人员和书记员办案,赵海法官介绍,由于员额制在西城法院才刚刚开始启动,审判团队的组建还在一个过渡阶段。

“审判团队是根据法院和部门的具体工作来组建的,法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只有各个部门协调好、加强配合,才能让法官更顺畅地把工作高效完成。”

责任编辑:孙彰(QV00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