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孝顺怎么做:成为父母的骄傲

2016-02-11 13:04 中央电视台

打印 放大 缩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继续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孝顺怎么做》。古话说:孝为得知本。孝顺有“小孝”和“大孝”之分。奉养父母只是“孝”的开始,忠于值守,报效国家是“孝”的提升,是更大的孝道。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儿女们怎么做会让父母感到骄傲和自豪。

退休职工代奶奶(74岁):“不给爹妈出难题,对国家多贡献,这就是孝顺。

北京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如果说每个家庭,儿女都孝顺,这个家庭一定是和睦的,每一个家庭和睦的,社会一定是和睦的,这个国家也就和谐了。”

C919大型客机项目行政指挥韩克岑:“我在上海,我很少回去,我爱人一旦去西安都会和老人做一下饭,买点菜啊,陪老人一段时间,然后就把我情况说一说。所以老人特喜欢她,所以在这方面确实我也挺感谢我媳妇儿的,替我做了很多我应该做的,还替我尽了孝道,我们要完成我的使命。对我们这个小家庭来说。也是在尽孝道啊!”

唐山市民吴淑莲:“特别光荣似的,觉得我孩子好家伙是国家的人才。”

北京机床厂退休工人方正雁(72岁):“你工作特别忙,这好,我就怕他们不忙,他们要是不忙了,在家老呆着,我这才心里更不好。”

黄瑞松之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员黄兴东:“从心来讲,从孝心来讲,我觉得打个八九十分都可以,从付出来讲,对父母直接的生活上的照顾,那可能六十分,差不多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专家黄瑞松:“我的父亲是个农民,是个文盲,我参加工作以后,我1965年正在为中国搞第一型,海军的导弹的时候,我最忙的时候,他病危了,来了五封电报,给了我一礼拜假,我回去了。当时我走的时候,我父亲说:儿子,我见到你了,我走了,你就不用再回来看我了。所以尽管我父亲是个老农民。他也希望我为国家。涉及到国家的事情要做好。我看了你一下他就满足了。这个家风沿到我,我现在为了国家,我应该怎么去做,我现在为了国家,我应该怎么去做。”

责任编辑:林海峰(QV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