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春晚倒计时:春晚舞台非遗元素绽放异彩

2016-02-05 20:42 中央电视台

打印 放大 缩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下午,央视猴年春晚进行最后一次彩排,目前共有40多个节目进入备播名单,其中语言类节目7个,杂技、魔术节目两个,歌舞类节目30多个。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成为今年春晚节目的一大亮点。

《华阴老腔一声喊》气势豪迈、震撼人心。平均年龄65岁的陕西民间艺人和青年歌手谭维维跨界合作让传承2000多年的老腔焕发新的活力。

老腔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西汉时期,当地的船工拉纤时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如今,村子里还在延续着这种古老的艺术,原始质朴的表演给谭维维带来了创作灵感。

彝族歌舞《吉祥吉祥》将原创流行音乐与云南彝族“海菜腔”进行重新编排,保留了汉代以来的原始踏歌遗风。

花腰歌舞为观众带来载歌载舞的节日祝福,而南涧彝族“跳菜舞”的加入则增添了几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粗犷与豪迈。

在西安分会场,首次上春晚的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陕西韩城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距今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一展热烈而强悍的黄土高坡雄风。

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泉州的花灯、广州的狮舞、蒙古族的长调,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在猴年春晚舞台上绽放异彩。

责任编辑:林海峰(QV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