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百人百事——有“人情味”的贴心法官

2015-11-11 14:1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百姓百人百事》,我是瑶瑶。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他是北京迄今为止唯一的社区巡回法官赵海,我们欢迎赵法官,欢迎您做客千龙网,首先跟千龙网的网友打一声招呼。

赵海:大家好。

主持人: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社区巡回法官跟法官有什么样的不同?

赵海:社区巡回法官,实际上我这个工作从2007年开始做的,走出法院,走下法台,走到社区里,跟以往坐庭办案不一样,传统的方式是坐堂办案,开庭审理,现在我就走到社区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在指导人民调解过程中也可以介入调解,还有一些给人民调解员讲课、培训,参加一些综合治理的工作,工作面比较杂。

主持人:您当时怎么就走上这个岗位的?

赵海:也是领导指派的。

主持人:怎么就设置您一个人呢?

赵海:开始是两个同志,后来逐渐,让我一个人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考虑到第一审判员年轻稍微大一点,因为2007年我整40岁,自己又是老北京人,工作上在平时的审判工作中我调解率比较高,调解案件的比例比较高,这些条件觉得我比较适合到基层巡回。

主持人:您每天都巡回哪几个区呢?

赵海:主要巡回北西城的一些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比如说什刹海、新街口、展览路、月坛、德胜这几个地方。

主持人:您挨着一个一个就是每天的工作流程?

赵海:对。

主持人:在您调解和工作中有没有特别难办的案子?

赵海:比较难办的案子也碰到过,因为在巡回过程中,容易和难的都是交错的,有时候一天碰见的挺容易就解决了,有时候需要费劲,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化解。

主持人:您有没有具体的案例给我们分享一下?

赵海:以前我碰到过一个地区的一个拆迁的,拆迁人由于他跟拆迁公司达成一个调解协议,也就是安置的协议,不是特别好,这个协议存在一些漏洞,而且对被拆迁人有一定的害处。拆迁人非常激动,曾经在拆迁过程中准备实施纵火爆炸等,后来费很大的劲就说把合同改了,因为他刚从狱中出来,我说合同改以后,我认为合理的合同咱们双方再达成一个协议来执行,这个也经过几天才把它给化解了,也冒险化解。当时感觉个人情绪非常激动,又做过纵火爆炸的事,容易走极端的人,后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他的情绪讲解了,讲解以后,把他的合同和开发商签订的两份合同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以后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比较顺利,最终还是比较满意的。

主持人:您有一个称呼,大家叫“百姓身边的法官”,你最出名的就是把邻里之间结怨十年的纠纷给解决了,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赵海:曾经遇到这么一个案子,就是一个老太太快90岁总是骂旁边的中年妇女,因为他们是邻居,就是因为关窗户、扫地,鸡毛蒜皮的琐事,开始两家还可以,在住平房的时候,等于那个平房改造拆了以后,他们又是邻居,结果这个矛盾由于在住楼房的时候加深了,关窗户、扫地呀,老太太可能岁数大一点,头脑有点糊涂,总找茬骂,一骂就骂十年,天天骂非常难听的脏字,这位中年妇女都受不了,就说我骂她吧,她一旦犯病我还得抢救去,一旦出事死了,我可能吃不了兜着走,讹上我,实在没有办法忍气吞声,一忍十年,后来这个中年妇女都抑郁了,晚上睡不着觉,还得吃大量的抗抑郁的药。后来我们就介入调解,我就跟中年妇女和老太太想怎么能够找一个平衡点,因为老太太岁数大,做通工作不容易,毕竟岁数大,再有点痴呆,全凑一块儿,您怎么可能给她化解呢。这个中年妇女试过好多路数,比如有片警、居委会、人民调解室的调节员,包括区里信访的都试过,都不管事。后来我提出过这么一个方案,我说直接跟老太太做工作肯定不行,而且这个事也没法解决。既然这个老太太能骂人,也可以不骂人,怎么让她不骂人呢,就想想按照她的思路去走,有时候你要主动看望她,对她好,表现一下,也许一下子就扭转了。后来我提出来,您可以买一盒稻香村的糕点,咱们一起到老太太家登门看看她,说点好话,很快就会把事情扭转了。结果这个中年妇女也听了,买了一盒稻香村的糕点,老太太看了以后,觉得为什么稻香村的糕点呢,因为老太太是老北京人,稻香村的糕点,按我们老北京人说挺好的糕点,因为认这个牌子,而且特别爱吃这个东西,尤其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老年人。结果老太太非常高兴,再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骂过这位中年妇女了。

主持人:就这么解决了?

赵海:对,就这么给解决了。

主持人:您在这几年的办案当中,您也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经验吧。

赵海:对,也总结了一些,主要是情理法工作法。解决任何一个矛盾,光有情不行,光有理也不行,光有法还是不行,尤其是街坊邻里亲朋好友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有情有理有法才能综合把三者结合起来,解决好矛盾。

主持人:没错,得结合着,配合着。

赵海:对。

主持人:我知道您除了做巡回法官,您还有一个工作叫巡回工作,这是什么工作,给我们介绍一下?

赵海:我家里有一个98岁的奶奶,一年身体不如一年了,几乎动不了了,下床得有保姆架着。每天我下班不管风吹雨打我都得看望一次老人,到那儿不见得干太多家务,有时候捏捏胳膊捏捏腿,捶捶背,陪着她坐一会儿,高高兴兴待一会儿,她非常满意,觉得有人惦记她,看望她。形成习惯以后,不去都不大可能,所以我十来年没有出差了,没有出过北京了,因为一出北京就得好几天,如果遇到一些,因为是劳模,奖励去旅游,去度假,我都给推了,一次也没去。老人看到自己的孙子来了也非常高兴,她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一点。到了礼拜天,比如保姆要休息了,我要看老人一天,有时候帮她打扫打扫卫生,洗衣服,拉了尿了得帮助收拾一下。

主持人:您平时工作的时候不穿工作服的?

赵海:我平时就穿便装。

主持人:这也是方便跟大家亲近一些。

赵海:没错,穿着制服感觉法官在坐堂办案的感觉。

主持人:他们就会有一点紧张。

赵海:有点抵触。

主持人:这也是社区巡回法官的一个优势,没有距离感。

赵海:没错。

主持人:您觉得工作这么多年了,您从这份工作的一个收获或者觉得快乐之处在于哪里?

赵海:我觉得人人和谐相处这是最大的个人愿望,社会哪哪都是和谐的,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整个咱们国家也和谐,咱们国家现在正在改革开放,经济方面,各个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群众基础,很多问题都是不好办的,在家不和谐,家庭成员之间打得不可开交,夫妻不和谐就意味着离婚,这个家庭要破裂,这些事件出来之后,既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比如夫妻俩闹意见要离婚,也没有心情干好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学业提高,把自己的爱好能够发展,所以说很多问题都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基础才能够发展好。

主持人:在工作的这些纠纷案中,比例最高的案件是什么?

赵海:比例最高的主要是在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多。

主持人:您觉得这个根在哪里?原因在哪里?怎么让大家避免一下?

赵海:我是这么考虑的,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很多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追求利益,其实追求利益并不是错误,但是有些人就把追求利益扩大化了,也就说我追求利益希望自己能够达到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或者别人应该得到的条件。还有一种,对某些事物的理解不一样,因为思想方面比较活跃,你可能理解这个东西跟我理解同样一样东西咱们理解的不一样,就一朵鲜花似的,这个花很漂亮,我认为这个花可能不是很好看,咱俩就发生冲突,冲突越来越升级,一是互相不理解,二来呢有时候不信任,信任基础破坏,所以说人和人之间最主要还是沟通,找他们的平衡点,共同点。

主持人:其实您处理的这些纠纷案件中普遍都是家庭或者邻里之间的小事,其实处理起来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很心烦,很烦燥,您那个时候怎么自我调整?

赵海:调整的时候就静静坐会儿,离开这个场合,比如说明天咱们再调解,有一些事情,确实自己今天也头疼脑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咱们再约一下时间,平衡一下他们的情绪,化解他们的情绪,自己也调整一下,有的人说话比较亢奋,头脑有点要爆炸了,遇到这种情况咱们适当冷处理一下,让双方平衡一下情绪,考虑一下,过两天之后咱们再谈。

主持人:所以做你们这份工作得有超级好的心态。

赵海:得有耐心。首先得理解人,你不能让那些人,你认为他不讲理,跟你的理马上一致,不太可能,即使真的不讲理,得有一个过程去改造他。

主持人:很多老百姓给您很多称呼,自行车法官、百姓身边的好法官,这我觉得都是您对这些工作的认可,您对这些称呼听完之后是什么样的感觉?

赵海:至少说明很多群众对您的工作是一种信任和支持。

主持人:您有没有想法赶紧把社区巡回法官的队伍也壮大起来,其实有很多纠纷就是可以调解可以解决的。

赵海:其实很多纠纷不应该到法院来,为什么?因为法院的审判资源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这点审判资源应该审理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而对很多老百姓的案件并不是特别疑难复杂,关键就是可能互相不理解,互相对利益的索取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得到适当的纠正还是能够得到化解的。这种工作应该把大量的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这样就需要咱们扩充有关人员。

主持人:光靠您自己一个人有点力不从心,那么多案件,琐事的案件,所以还得壮大这个队伍。

赵海:我们西城法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六进,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这些,让他们派出一些法官到那里去指导调解矛盾纠纷。还有让青年法官到社区去,比如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赵海志愿者服务队,有一些大专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也是对他们一种锻炼,给社区减轻调解纠纷的压力,让他们帮助解决矛盾纠纷。虽然解决的不会像法官那样得心应手,解决那么顺利,因为他们在解决过程毕竟是普法的过程,因为法律知识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有欠缺,研究生、本科生会把法律说得很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得到对法律、对情和对理的理解,还是能够得到一些收益的。

主持人:您有没有统计过到目前为止您一共处理多少类似的案件?

赵海:到现在为止接待群众咨询,各种各样的法律咨询,其实有一些咨询也是调解的形式,也化解了很多矛盾,也得上万人次。指导和调解民事纠纷也上万了,有一些不是自己亲自解决,因为亲自没有那么多精力,指导一些,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点明一下这些问题症结在哪里,您在哪里下工夫,给人民调节员多做指导,这些的指导和调解也上万件。

主持人:您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少年?

赵海:从2007年2月到现在,七年半了。

主持人:您给自己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七年半的工作,最想说的是什么?

赵海:每个人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想到别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光自己合适,人人都要考虑别的人的利益,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一些。

主持人:还是要互相多理解,多尊重。当然我们身边也需要您老百姓的法官,今天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节目,跟我们分享您的生活工作和一些故事,谢谢您。

赵海:谢谢大家。

主持人:以上就是今天的《百姓百人百事》,感谢大家的收看。

责任编辑:王星星(QV0009)